历史遗迹

芹苴

Vi Thanh 遗址 - Hoa Luu 密集区

历史文化遗迹Vi Thanh - Hoa Luu密集区位于后江省中部Vi Thanh市第1区4区(森湖文化区)。 1954年7月20日签署的《日内瓦协议》墨迹未干,吴廷琰就公然破坏。他们策划了一个阴谋,集结人员在Vi Thanh-Hoa Luu建立密集地区,占领Long My-Vi Thanh作为根据地,攻击和平定被敌人称为“共产党总部”的U Minh根据地。 ” ”。 为了实施上述阴谋,吴廷琰纠集了邪恶的党羽,向革命的叛徒仇恨投降,动员了数千名军队,发动了多次袭击、袭击、驱逐、聚集人民,此外,吴廷琰还颁布了第10-59号法律,其座右铭是“误杀胜过失手”,把断头台拖到龙美去屠杀我们的人民。陈乐春(吴庭如的妻子)亲自来到这里,怂恿党羽残酷杀害那些涉嫌“越共”的人,并提出以500至700越南盾的价格购买人类秘密,怨气极高。 ,血流如河。 根据设计方案,密集区长7公里,以Xa No运河为中心,每边宽2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分为4个主要区域:1 Vi Thanh区、 2 个火区,3 个中部区域,4 个北 Xa 无区域。 每个区域分为4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又分为很多地块,每个地块又分为很多地块,每个地块又分为很多小地块,每个地块长90米,宽45米(面积等于4平方米土地)每个家庭之间用一条沟渠隔开。这些地块之间被一条宽3至4米、深2米的运河隔开,周围还有栅栏和铁丝网。对居住密集地区的人员进行入境、出行、住宿、收入、通讯5个阶段的监控。 为了保护特鲁马特地区的安全,他们安排了这样的兵力:乌明地区的一个突击连驻扎在盖南市场桥,一个民警连守卫外部,内部配备了一批共和青年,协调与特勤局全天候进行搜查;此外,他们还组织个人主义的蚕老党、共和青年会、妇女团结会等,对人民的生活进行严格控制,因此人们常常讽刺地称其为“蜜”区。 生活在“罐子里的鱼、笼子里的鸟”的境地,人民十分不满,在革命党支部的领导下,多次组织起义反对我的领导,纠集人民建立秘密地带。面对这种困难和复杂的情况,经过仅仅六个月的紧张施工,虽然工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但他们于1960年3月12日匆忙组织了维清-石榴秘书处的落成典礼。 党中央第15号决议就像“旱遇雨”般诞生,成为推动全区斗争运动更加激烈的强大动力。 1960年9月14日夜,同桂命令发布,我军突袭占领多地。他们与密集地区和12个集结点的人民和爱国军人协调,共同奋起追捕邪恶党羽并将其交给革命,焚烧旗帜,撕毁吴庭艳的照片,记下标语,摧毁栅栏,打破大门返回旧村庄。欢呼声、锣声、枪声此起彼伏,革命气氛热烈,有一种“决堤”的力量。起义除了进攻之外,还彻底瘫痪了密集地区的敌人。 为了加深犯罪并教育我们的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美国的仇恨 - 傀儡建立了Vi Thanh - Hoa Luu秘密区,1997年8月2日,文化和信息部承认“” Vi Thanh - Hoa Luu秘密遗址,“我的吴氏屠杀同胞的遗迹”,是国家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后江省文化体育旅游厅

芹苴 4157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芹苴省委根据地遗址区

芹苴省委基地遗址位于后江省冯协县芳平乡芳贵B村。 在抗美战争期间,芹苴市是美伪第四战术区、美国领事馆、C-I-A情报机构、各类士兵、后方仓库、军用场、军事基地的神经中枢。港口等是军队袭击西南各省的地方。敌人选择芹苴作为平定和猛烈扫荡的重点地区,特别是1968年总攻之后,在1969年—1970年—1971年期间,调集了大批主力、治安部队、民卫队和各类部队。飞机、坦克、大炮……投炸弹、大炮、B52铺地毯、有毒化学物质,清理我们解放的乡村,再加上诱骗手段,试图把人民与党分开“拍水打鱼”。 ”,旨在消灭党和革命。 为应对敌人的新阴谋,1971年4月,芹苴省委执行委员会在隆美县沙边公社的绿树成荫的森林里召开会议。经过认真讨论,省委常委会选择了凤协县芳平公社芳贵B村所在地,作为省委驻地指挥全省革命运动进攻的根据地。敌人的绥靖阴谋失败。 芹苴省委基地于1972年2月上旬在原地主巴白家里动工建设,故人们习惯称其为“巴白基地”。 最初,基地只建了几间小房子、常委会、办公室和保卫队(保卫队)的工作场所。之后,再修建密码、广播、信息、女干部住房、常住房、招待所、食堂、通讯等部门用房。 芹苴省委以这个根据地站稳了脚跟,带领全省军民向敌人三进正面进攻,拆除敌哨,发动群众摧毁“战略村”,夺取开地权。扩大解放区,打造全省新力量。 1973年1月28日《巴黎协定》签署生效,但敌人顽固不化,破坏协定,搞“安抚”、“侵占”、侵占土地和人民的阴谋。 但芹苴省委仍然坚定地站稳了根据地,带领全省军民克服一切困难、艰辛和牺牲,发扬三管齐下的力量,向敌人发起进攻,多次击破围攻,消灭敌人。占领敌人的阵地,收复我的解放区。 在推动胜利的同时,严格执行党中央政治局的命令,于1975年春发动总攻和起义,最终完成了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彻底解放了南方,贯彻了神圣的意志我们敬爱的胡伯伯:“战斗直到美国人走开,战斗直到傀儡倒下”。在省委英明、灵活、果敢的领导下,芹苴军民掀起了“一日二十年”的风暴般的总攻和起义。 1975年4月30日和5月1日短短两天时间,芹苴省彻底解放,为南方的解放做出了贡献,写下了20世纪越南人民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凭借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成就,1990年4月27日,文化和信息部作出决定,承认芹苴省委根据地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来源:后江省电子信息门户

芹苴 441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谭武胜利遗迹

Tam Vu胜利遗址区位于后江省Chau Thanh A区Thanh Xu公社Xeo Cao村。 发生在蔡德—拉吉公路段不到5公里的四次古三武战役的辉煌胜利,是我军和人民抗击法国殖民侵略战争中的辉煌胜利。 1945年9月23日,西贡-嘉定军队向入侵的法国殖民主义者开火,拉开了南方抵抗战争的序幕。1945年10月30日,芹苴军民英勇抵抗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夺回。芹苴。经过90天的围攻和消耗,消灭了芹苴镇的法军后,黎平的敢死队于1945年11月12日上午乔装打扮,聚集在蔡让的法军指挥所。打伤多名敌军士兵,其中包括伤员。鲁昂军官吓坏了法国士兵。 1946年1月20日,阮登同志指挥的共和国卫队部队在潭武公路上袭击了敌军车队,击毁军车2辆,打死法国远征军司令德瑟特等多名敌军士兵。在西方,他是印度支那战场上的五名法国高级军官之一。我们没收了10支枪,其中包括2挺中型机枪。 三武一号战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武装部队对敌机动车辆的首次胜利,为芹苴战场接下来的战斗打开了大门。 不到一年后,芹苴军民继续取得三武二战役的胜利,1946年11月12日,在吴鸿交同志指挥下,在三武公路上伏击敌军车队,击毁车辆3辆,阵亡。 60名法国和黎阳士兵,收集了60支各种枪支和许多其他军事装备和物资。 “全民抗战”日后,落实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全民抗战”指示(1946年12月19日)和敬爱的胡伯伯的号召(1946年12月20日)。 全民全面抗战势头强劲,芹苴军民取得了许多胜利,特别是“党刺客”队、游骑兵、武警的剿灭敌恶势力的活动,在内城掀起风暴。芹苴的情况让人们感到困惑和恐惧。此时,1947 年 5 月 3 日,由黄潘浩部长指挥的 Tam Vu 3 战役也在旧 Tam Vu 路线上进行。我军和人民击毁军车6辆,死伤法军士兵近200人,缴获机枪8挺、多支各类枪支弹药以及军事装备和物资。 三武三战役是天、地、人的胜利 当我们回到郎咸营地准备三武三战役时,一队高棉士兵进来砍树,被迫砍伐树木。消灭他们。我军撤退为牵制,仅10天后又回来隐藏部队,继续打三武三仗而不暴露,因为人民保护了战士打败敌人。 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仅仅一年后,三类部队(主力、地方军、游击民兵)的完美配合,创造了英雄奇迹,在4月下午继续取得了潭武战役的胜利。 1948年12月19日,在陈文侨部长和总参谋长武光英的指挥下,我军采用占领进攻战术,击毁敌军车辆14辆,毙伤法军近200人,其中一名广巴,收缴多支枪支和弹药,特别是国内首次引进的105毫米火炮,响彻整个印度支那战场。 随着四次潭武会战胜利的深刻意义和规模,我国抗击侵略者的革命传统金典更加辉煌。因此,文化和信息部于1991年1月25日将潭武胜利遗址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后江省电子信息门户

芹苴 547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梁潭公社胡伯伯庙

胡伯伯庙遗址位于后江省龙美区良潭乡3号村。 广大南方人民,特别是后江省、芹苴市和龙美市人民,敬爱的胡伯伯的形象深入人心,尽管距首都河内数千公里,怀着坚定的信念,向胡伯伯和他热爱的首都,战斗并击败来犯的敌人。 1969年9月2日,听到胡伯伯逝世的消息,对整个越南人民来说是共同的痛苦和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南方人民还没有来得及欢迎胡伯伯到访。 报答胡伯伯的恩情,满足梁潭公社人民的愿望;以公社党委书记卢明正同志为首的公社党委决定在公社党委办公室设立胡伯伯祭坛。秘书黎文通同志受命发布胡伯伯设立祭坛、缝制葬礼丝带组织追悼会的照片。第二天,追悼会隆重举行,各公社、各村、各部队主要领导和驻扎在根据地附近的地方战士悉数出席,公社干部和大批群众参加。公社的广大群众怀着无限悲痛赶来参加仪式,纪念和缅怀胡伯伯对天地的感恩之情,并承诺胡伯伯战胜美国侵略者的决心。 芹苴军民响应党中央变苦难为革命行动的号召,不断向全省各地敌人进攻。在胡伯伯哀悼的一周内,芹苴省军民对34个军事目标发动攻击,歼敌近400人。仅在梁潭公社,我军和人民就摧毁了Vam Cam、To Ma、Duong Dao等哨所(严重受损)。 40多名敌军士兵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多人受伤。 国葬日刚过,公社的领导和一些老革命同志、长辈们商量后决定:在哈姆雷特三号公路路口建胡伯伯庙。这里是公社及其他地区群众通过水路、公路轻松探访胡伯伯的最方便的地方。 1972年夏,美军发动多次大规模突袭,集中炸弹和火炮猛烈攻击龙美地区。公社党委被美军炮弹炸毁,不得不迁往别处,胡伯伯的祭坛得以重建,每年都举行庆祝胡伯伯的节日(生日、忌日、农历新年)。此外,该地区的人们崇拜胡伯伯并在家庆祝他的忌日。 和平日过后,出于梁潭公社党委和人民的殷切愿望,他们希望在抗美战争时期计划的地点,在公路交叉口的小村庄重建胡伯伯庙。3梁潭公社,经领导、支部、各级和省内外人士的认可,怀着对胡伯伯的热爱之心,积极贡献人力、物力,这是迎接胡伯伯的一个务实的纪念项目。庆祝胡伯伯诞辰100周年。 (1890年5月19日 - 1990年5月19日)。 胡伯伯庙建于1990年,规模近2公顷。胡伯伯庙的建筑具有民族、庄严、恭敬的建筑风格。 值此胡伯伯诞辰107周年(1890年5月19日—1997年5月19日)之际,省领导继续指导兴建陈列室,介绍胡伯伯童年和革命生活。叔叔,这是第二类寺庙之后。 正是出于这个意义,文化和新闻部将胡伯伯庙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来源:龙我区电子信息页

芹苴 4386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张天胜利历史遗迹

张天胜利历史遗迹分布在两个地点:Vi Thanh市第5区第3区和后江省Long My县Vinh Vien公社第1村。 Chuong Thien曾经是一个省,由西贡傀儡政权于1960年12月24日建立,包括Long My和Vi Thanh区;这里是前往芹苴、朔庄、薄寮、乌明、乐嘉等省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敌方将张添视为保护第4战术区司令部(位于芹苴市)的远程防线、阻止我主力进攻的盾牌、攻击根据地的跳板。因此,Chong Thien成为敌我双方的重要战略要地。对我们来说,张天是保护吴明根据地的坚固地带,是进攻芹苴、朔庄、薄寮、乐嘉的跳板。这里也是一个大后方基地,储存人员和物资,为抗战服务。 《巴黎协定》(1973年)生效后,西贡傀儡政府和美帝国主义仍意图摧毁南方革命,消灭解放区,计划平定、侵占……认清敌情和阴谋,我军做好了准备去处理。 1973年1月至11月11个月里,我军和人民顽强坚守、英勇战斗,守住了这一地区。敌人平定张添的计划彻底失败。 1973年张添战役的胜利,生动地证明了湄公河三角洲军民政策的正确、大胆、及时。这一胜利也为第21号决议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之一,为南方革命方向的转变、走向1975年总攻势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前提。 为了弘扬历史遗迹的价值,教育革命传统,选定了Vi Thanh市5区3区遗址和Long My区Vinh Vien公社1村遗址作为纪念胜利的地点。第 9 区军队和平民的 Chuong Thien 的。 位于后江省Vi Thanh市5区3区位置:根据批准的总体规划,该遗址面积为44,303.7平方米,项目如下:现有展览面积(1024平方米),室外展示区、纪念碑、仪式场和许多其他附属项目。 目前,与遗址相关的许多文物,例如100多张摧毁Cai Nai次区域、Quang Phong薄弱区以及摧毁Roc Dua、Cai Son、Cai Cao车站等战斗的纪实照片……;后江省博物馆文物仓库已接收并存放武器、军事装备、坦克、飞机等117件文物。 后江省龙美区永文公社1号村所在地:1998年,芹苴省(旧)规划总面积58,000平方米的土地,建设以下项目:展览馆(900平方米) 、会议室、内部庭院及其他一些辅助项目。 1973年《巴黎协定》后,敌军以75个回合的胜利平定了对中田的入侵,不仅击垮了战术,也瓦解了美魏在政治解决中获得力量的战略意图,促成了局势的转折。重点,挫败敌人的越南化战争战略。 鉴于纪念碑的特殊价值,总理于2013年12月9日决定将张天胜利历史纪念碑列为特别国家纪念碑。 资料来源:文化遗产司

芹苴 4312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远古神灵协会

海灵寺(Hoi Linh Pagoda),又名海灵姑图(Hoi Linh Co Tu),属于北教——位于 Bui Huu Nghia Ward Cach Mang Thang Tam 街 314/36 号(距离道路约 200 米),占地 6,500 平方米,芹苴市平水区。 海灵塔于1907年定梅二月满月日,沿袭蓝德禅宗而建。 最初,该塔仅由树柱、墙壁和茅草屋顶建造,塔门面向后河,名为“海龙图”。由于该塔位于一条小运河的顶部,所以又被称为Xeo Can塔。 建筑上:该塔有完整的三进门、正殿、后殿、讲堂。向前延伸的正门有两层屋顶,正门和两侧门的瓦顶均为弧形屋顶,上面覆盖着美丽的蓝色阴阳瓦。正门瓦顶饰有两条龙和珍珠画,这是南方寺庙和民居中常见的装饰风格。 正殿分三厢,一层。该层分三间,供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水泥屋顶被塑造成鱼鳞的形状。顶部有莲蕾、酒葫芦、龙形叶片、弯曲的花叶。 后厅宽144平方米,中间是祖国祭坛,上面悬挂着胡志明主席的照片。这个地方也被用作接待区。旁边就是讲经堂,讲经讲经的地方…… 除了文化艺术特色外,佛塔还记录了芹苴人民两次抵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和美帝国侵略者的历史印记。 自1941年起,海灵塔就成为革命的秘密基地。当地的僧人、尼姑、佛教徒保护、支持和培养了许多革命领袖。 1946年,为了保护这里的革命根据地,释帕丹法师决定烧毁大雄宝殿的一部分。该塔的牺牲体现了僧侣、僧尼的爱国精神、保护官员、保护革命根据地的精神。 日内瓦协议签订后,海灵塔仍然是坚实的革命根据地,保护了许多仍然活跃的革命干部的安全。塔楼是一个秘密场所,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革命政策和公开对敌斗争的内容。 敌人怀疑海灵塔是“越共”卧底基地,曾派出一个排的士兵包围该塔。由于找不到任何证据,敌人逮捕了释法丹法师以及六名僧人和六名佛教徒,并将他们关押在富来监狱接受调查三年。伪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引诱、贿赂、残酷折磨,但法丹法师和僧众、佛教徒都保持着对革命的正直和忠诚。海灵塔的革命根据地仍然安全,并继续收容和保护革命干部,直至1975年4月30日解放南方、统一国家。 1993年6月21日,文化和信息部将海灵塔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古迹,是1941年至1975年的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国家向海灵寺授予一级抗战勋章,并表彰为抗美救国而牺牲的烈士杨文德(又名释帕丹)。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局

芹苴 374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波提索姆伦神庙

Pothi Somron Pagoda 是一座古老的高棉佛塔,位于芹苴市 O Mon 区 Chau Van Liem 区的 O Mon 河上。该塔于2006年被评为市级历史文物。塔内树木茂盛,其中有一棵树叫索姆龙,故塔得名索姆龙。 最初,1735年,Pothi Somron宝塔仅用树叶和竹子等简单材料建造。至1856年,塔用辐条、槭木、邵老等名贵木材建成,并覆盖鱼鳞瓦。 100年后,该塔逐渐退化,1950年至1988年的住持塔庆法师前往金边向柬埔寨著名建筑师请求在保留传统建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设计。新塔于1950年6月动工,1952年竣工。这种架构一直保留至今。 塔的一侧面向高棉上座部佛学院大门,另一侧大门紧邻缓缓流淌的乌蒙河,并设有凉水码头。大雄宝殿是波提松伦塔建筑群中的一座突出建筑,坐东向建。高棉人相信,佛陀虽然身在西方世界,但他始终向东方看去,救度众生。 通往大殿的台阶上有一尊精致的冥想佛像。墙上的图画描绘了佛陀的生平,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仙女肯纳尔和神鸟克鲁德的图像,它们的雕刻高度足以支撑瓦片屋顶。大雄宝殿的屋顶三层重叠,屋顶边缘有一条龙,龙尾直冲云天。柱子、栅栏、门框、屋顶、墙壁都精心雕刻着几何图案和水葫芦图案。 高棉佛塔都有核心塔,但像Pothi Somron Pagoda这样能保存200多年塔身的佛塔或许很少。骨塔位于大殿正前方,由雨伞、红土和砖块建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塔内有许多佛教徒的遗骸,历代都保存完好。据1988年起担任该塔住持的道如法师说:一些佛教徒要求重建和更新塔的外部,但塔没有同意,因为这是塔民族历史文化的证据。 塔内目前保存有许多文物。这些是1856年制作的木制燕翅,刻有模拟释迦牟尼佛故事的图像,100多套经典经书,17尊近200年的木造像。大雄宝殿中央的佛像是1885年雕刻的。 在两次抗法、抗美战争期间,波提松龙佛塔支持和庇护了许多逃离旧政权征兵的年轻人。塔内不少僧人、僧人还俗后,都成为了党员、工会会员。典型例子包括1945年至1948年间的警察局长道桑先生和Dinh Mon公社抵抗委员会主席道卡先生。 存在了近三个世纪,古寺依然庄严清净,许多僧人曾在此求学,其中不乏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僧人,如:在Pothi Som Rom修行的Dao Nhu法师12岁时就成为了僧侣。寺庙的住持。至今,道如法师作为高棉上座部佛学院的新任领袖,为宗派和教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Pothi Somron宝塔是芹苴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芹苴市佛教协会和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发起的许多社会文化活动的起源。 来源:西部旅游

芹苴 5078 看法

排名 : 市级文物 开门

泰安寺

Thoi An 公共住宅位于芹苴市 O Mon 区 Thoi Trinh A 区。 Thoi An 公共住宅建于 19 世纪初,由 Thoi An 村 Thoi Thuan 村的人们小规模建造,用竹子材料建造,用于祭祀神灵。 1852年,嗣德国王批准并授予Thoi An村公屋为“Thanh Hoang原景”。受戒后,村民们选好了地点,联手在距老公屋1公里处修建了宽敞的新公屋。这就是今天的泰安寺。 公屋呈长方形,坐北朝东,建筑艺术独特,富有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与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些村庄公屋一样,Thoi An公屋崇拜“Thanh Hoang Bon Canh”,他们崇拜公开开垦荒地、建立村庄、扩大村庄生意的祖先;祭祀为国家牺牲的官员和军人,祭祀为村民传授职业技能的祖先。 国家统一后,泰安寺祭祀委员会隆重设立香案供奉胡志明主席。 在抗击法国殖民侵略者的九年战争期间,Thoi An公社也是O Mon区临时行政抵抗委员会的总部。每年,泰安人民都会隆重举办两个节日:Thuong Dien和Ha Dien,祈求风调雨顺、繁荣幸福。这也是人们缅怀英雄烈士和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一个机会。 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Thoi An 公共住宅仍然傲然矗立。这是芹苴市以及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仅存的少数美丽而古老的公共房屋之一。基于这些价值,2004年11月15日,芹苴市人民委员会将Thoi An公屋列为市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局

芹苴 4102 看法

排名 : 市级文物 开门

安南共产党红旗遗址

1929 年 11 月 10 日晚上,在 Co Do 种植园(芹苴省 O Mon 区 Thoi Bao 县 Thoi Dong 村)稻田对面的一间小屋里,河辉甲同志——越南共产党执行委员会成员安全特别委员会 后江南方共产党受特别委员会指派到乌门,与阮文雄同志和贝努同志协调,成立安南共产党支部,河辉甲同志担任书记。 红旗党安南共产党支部为广大农民工宣传运动,提高革命启蒙,指导农民争取权利,积极选拔群众加入党组织。 党支部迅速推动全省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领导革命运动。这个小组的诞生不仅推动了芹苴的革命运动,而且对同塔、安江等地区许多地方产生了强烈影响…… 从第一个党支部开始,全省又成立了许多其他党支部……红色工会、红色农会、青年团、反帝妇女等党的群众组织也在许多地方组织起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聚集了大批群众,推动了革命斗争运动。 为保护和弘扬历史价值,我市投资建设了历史文物保护、修复和弘扬工程。安南红旗党支部成立地点,面积近4万平方米米。 该项目于2019年在旧种植园土地上竣工并投入使用,这里也是今天的姑多区中心。遗址区采用开放式公园风格,空间通风,包括纪念碑、浮雕、碑舍、广场、荷塘等。 2013年10月31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决定将安南共产党红旗支部所在地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目前,遗址已成为各界人士和远近游客游览、学习、传统活动、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的场所。 资料来源:芹苴市人民委员会

芹苴 5135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公路弧线

芹苴弧形公路上的部队转运地点、前方军医站和武器库等古迹位于芹苴市丰田区美庆公社。 Vong Cung 高速公路全长近 30 公里,连接 1A 国道,从 Cai Rang 桥到 Phong Dien 县,主要穿过 My Khanh、Nhon Ai、Tan Thoi、Giai Xu 等公社,最后到达 Ba Se 高速公路(Phuoc Thoi 区)。孟区)。 从法国殖民时期开始,殖民追随者就镇压和逮捕那些作为筑路工人的人,他们密谋将道路修建成防御带,以保护他们在芹苴内城的总部。在西贡政府政权下,弧形高速公路继续修建作为防御围栏,以保护第四区战术神经中枢,特拉诺克机场和驻芹苴的美国代表机构都是测试所有最残酷手段的地方。消灭弧路革命根据地,同时作为攻击乌明根据地革命力量的跳板。 对我们来说,黄贡公路既是公路和水路的便捷门户,也是运输和供应粮食、武器、必需品的地方,也是军队领导人的安置网络,在各部队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区、省和集结区带兵进入弧线,攻击敌人在坎城的总部。 抗美帝国主义战争时期,罗王公是调兵地(美仁村);前方军事医疗站(麦朗村);革命力量的武器藏匿地(My Thuan 村庄)。这里,为革命干部、部队组织运输粮食、武器、生活必需品,是革命力量的聚集地。因此,美帝国主义进行多轮炮击,轰炸摧毁人民的家园、田野和花园,喷洒落叶剂,摧毁生命,决心将革命力量赶出环线,切断环线之间的交通线。这里的革命力量和人民。 敌我之间的许多战斗都进行得极其惨烈,无数士兵和同胞的血骨倒在了弧线的土地上。但凭借着爱国主义传统和对革命的绝对信念,这里的人们不畏牺牲、不惧艰辛,仍然坚定地站在一旁,支持、喂养、保护战斗中的官兵,直到最后。为美化芹苴党、军队和人民革命斗争传统的历史光辉篇章作出贡献。 因此,芹苴弧形公路在芹苴抗击外敌战争中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具有历史意义。除了部队转运地点、前方军医站、革命军武器藏匿处外,这里还留下了深深的军民团结印记,以及士兵们的痛苦、损失和牺牲。为祖国牺牲的同胞和战士。 2013年2月7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将芹苴弧路抗战部队转运地、前方军医站和武器藏匿地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 来源:芹苴历史文物信息页面

芹苴 4207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芹苴大考试

芹苴大监狱遗址现位于芹苴市宁侨区新安区吴嘉图街8号。 为了服务芹苴的统治机构,从 1876 年到 1886 年,法国殖民者推动了许多机构和办公室的建设……包括一座名为“省监狱”的监狱。该监狱占地3762平方米,毗邻总督府,与行政大楼相对,与住宅区分开,人们常称其为芹苴大监狱。 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署后,西贡政府将芹苴省更名为丰定省,芹苴大监狱更名为惩教中心。但无论叫什么名字,芹苴大监狱本质上就是一座人间地狱,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囚禁、流放我国革命军人和爱国同胞的地方。 大考门呈拱形,门的左边是值班督察的办公室,右边是首席督察的办公室和住处。这座大监狱周围有3.6m到5m高的围墙,上面布满了瓶子碎片和铁丝网。墙角各有一座6m高的瞭望塔,有警卫和夜间泛光灯控制囚犯。这座大监狱内有21间集体牢房和多间单人牢房。监狱行间有一个大院子,供囚犯晒日光浴。在这个院子里,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还修建了佛塔和教堂,以表示对囚犯信仰和宗教的尊重。 1963年左右,寺后院子里建了两排楼房,底层没有围墙,一度被用作囚犯职业辅导所…… 每个集体牢房的规定容量只有30至40人左右,但有时囚犯人数达到70至80人。特别是南方起义后,敌人疯狂地使出各种手段对我人民进行恐吓和报复。许多领导人、党员和群众被法国殖民者关押在芹苴大监狱。此外,敌人还把朔庄、薄寮、金瓯等省数百名参加起义的群众和领导同志带到这里,进行关押和残酷折磨。特别是在美帝国主义利用《越南共和国政权1959年5月6日颁布的法律》来恐吓和束缚我国人民期间,逮捕了所有涉嫌“越共”的人,此时,越南的囚犯数量每个房间有时会达到100多人。许多囚犯无法忍受监禁、酷刑和艰苦的食物,不得不在这个黑暗的监狱里慢慢死去。剩下的人都感染了各种疾病:疥疮、疟疾、伤寒、肺结核……对于特殊政治犯来说,敌人被关在单独的牢房里,被折磨得瘫痪但仍然对党忠诚。和人民,保持诚信,直到最后一口气。 尽管遭受酷刑折磨,狱中党同志仍然有党支部、党委、学习活动,时时处处组织与敌人的斗争,坚决保持革命品质。正是政治犯顽强的战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启发了许多狱警、看守的革命,他们自愿成为我们内部的根据地,向政治犯通报我方情况和外部敌人,以防范或出谋略。在监狱里与敌人作战。 南方彻底解放了,芹苴大监狱成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不可磨灭的罪行的深深铭刻的证据。正是在这里,许多来自芹苴家乡和周边省份的优秀人士倒下,为书写民族光辉英雄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1996年6月28日,文化和信息部将芹苴大监狱列为国家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信息门户网站

芹苴 495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裴友义告别演说纪念区

裴友义告别演说纪念区位于芹苴市平水区裴友义坊黄民达街。这里是爱国诗人、越南歌剧先驱、被誉为南方四大英雄、南方四金龙之一的告别演说者裴友义的安息地。 裴友义(Bui Huu Nghia),昵称Nghi Chi,出生于定维县永定州平水村永陈宫(现芹苴市平水县)的一个贫困渔民家庭。羊年(1835年),他在Huong Truong Gia Dinh考试中获得了Nguyen奖(告别演说者),因此人们通常称他为Nghia告别演说者。他被阮朝廷任命为边和省(现同奈省)Tri Phuoc Chanh县、Phuoc Long县;然后是Tri县、Tra Vang县(现在在Tra Vinh省)。 1848年,因在“拉赫朗氏”案中为穷人辩护,遭到官僚富豪的诬告,被法庭判处死刑。他的妻子Nguyen Thi Ton女士前往首都顺化为丈夫的不公正行为上访。裴友义(Bui Huu Nghia)幸免于难,但被流放去守卫永通(朱笃)边境。 1862年,他从官府回到龙泉-芹苴,开办学校,为穷人教学和治疗疾病,随后参加了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者的爱国运动。他于 1872 年 1 月 21 日去世,享年 65 岁。 告别演说者裴友义是公平、正直和对人民和国家奉献的光辉典范,他的著名歌剧《金石其渊》被认为是越南最古老的歌剧,在全国各地演出,也是第一部。越南歌剧将被翻译成法语。 他是深受人民信赖、爱戴、尊敬的芹苴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名字因反对侵略、压迫和不公正而斗争的精神而熠熠生辉;他的善良和对国家文学的巨大贡献不仅是芹苴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南部地区的骄傲。 平水村的人们钦佩他的才华和尊严,将他的像供奉在平水公屋;学生们在南雅宝塔立碑敬拜他。告别演说者的坟墓是用红土建造的,一直受到芹苴人世世代代的维护,并定期进行修复和装饰。 纪念区校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成本超过500亿越南盾。该项目于 2013 年 3 月 1 日——他逝世 141 周年——落成。 遗址区主体建筑为仿古式,柱子直径约1米,漆成红棕色;木质的隔断和祭坛都经过精心雕刻;凉爽的绿色瓦屋顶。 屋顶的顶部以双鱼化龙的符号为重点,屋顶的四个角饰有飞翔的凤凰翅膀。 纪念区内有一个宽敞通风的花园,里面种满了树木。纪念区有四个主要作品,包括三座大型建筑,中间是教堂,左边是展览馆,右边是招待所,入口处有一座石碑,总结他的才华和功绩,并设有纪念馆其他一些辅助工程,服务远近游客参观瞻仰。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局

芹苴 445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南雅宝塔

南芽塔(Nam Nha Pagoda)或南芽阳(Nam Nha Duong),全称南芽Phat Duong,位于芹苴市平水区裴友义坊Cach Mang Thang 8街612号。这里不仅是明苏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芹苴乃至整个南方爱国运动的革命活动基地。 南芽塔的创始人为阮嘉阮先生(1850-1919),别名阮芳陶,教号龙溪道仁,教号阮道柯。 1890年左右,阮觉阮先生开始参加同德运动。起初,他将房子从Rach Sao搬到了Binh Thuy市场,并在Rach Mieu桥附近设立了Nam Nha Duong草药店,作为对抗法国人的通讯基地。 1895年,Nguyen Giac Nguyen先生停止了中药店的工作,搬到Binh Thuy河建立了一座三室小塔,也称为Nam Nha Duong。 1905年,该塔规模扩大,为五室两翼。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塔受到了很大的损坏,宗教人士想要重建它,但法国不允许,因为佛塔仍在监视之下,他们不得不游说法国当局才被允许建造。 1917年,塔身砖瓦重修,许多材料均从法国订购。 与许多其他寺庙一样,南雅宝塔建在河岸附近,以便各地游客可以方便地前来朝拜,因为过去的交通主要靠水路。因此,寺庙的大门也面向平水运河。许多文献都描述寺庙的大门是砖瓦砌成的。宝塔的院子里铺着中国瓷砖,周围是一个一直延伸到平水河畔的大花园。花园中央有一座2m多高的假山,放置在砖砌的水箱中。园内有许多松树、柏树等古树。正殿为实心砖房,共5间,阴阳瓦顶,上有二龙明珠图。尤其是大雄宝殿的立面,具有二十世纪初期亚洲和欧洲建筑风格的结合,与南方传统的宝塔风格截然不同。大雄宝殿内,中央区域装饰十分庄严,供奉三教圣坛(内有释迦牟尼佛、至圣孔子、老子三尊铜像)。 主厅后面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里面有两个会客室。宝塔的左右两侧是两排瓦顶房屋,男用称为 Can Dao Duong(Dong Lang 排),女用称为 Khon Dao Duong(Tay Lang 排),与厨房相连。目前,南雅塔还拥有许多田野和花园,特别是塔后是一个种有果树和观赏花卉的绿色花园,为塔内的安静空间降温。 除了宗教活动外,南雅塔也是革命活动的根据地。这座宝塔是“芹苴东都运动的行动总部。 1913年2月,爱国者强德和阮觉阮先生从法国回国后,在这里讨论国家大事,动员南方的爱国运动,却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发现,寺庙应予关闭。然而,这个地方仍然是革命活动的秘密基地。 1929年,当后江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在平水成立时,南雅塔是后江特别委员会与包括吴嘉图同志在内的南方党委的联络基地。南方党委临时党委书记。 在两次抗法、抗美战争中,南雅塔始终与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 凭借如此的建筑和历史价值,1991年1月25日,南雅塔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国家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芹苴报纸在线

芹苴 380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南共后江省特别安全委员

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的历史遗迹 在前往龙泉市龙华区(芹苴市平水区)的路上,右手边有一座编号为 34/7 Bui 的房屋。平水县平水区友义街曾是后江党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的办公楼。 安南共产党后江特别委员会历史遗迹 1929年9月中旬,后江地区党委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件。那是建立“后江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组织的会议,由周文廉同志担任主席,并指示选举特别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包括:翁文谦、河辉甲、阮文同志郑、阮文治……由翁文谦同志担任秘书。 经过5个月的运作,后江党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在整个后江地区建立了党的根据地,为将党统一为一个党组织、领导越南革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0年2月3日后,三个党组织统一为越南共产党,隶属于南方党委员会特别委员会。翁文谦同志被任命为南方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辉甲同志担任后江特别委员会书记。 1930年4月,由于保留特委的需要,特委迁至沙沥省。 安南共产党特别委员会具有历史价值,奠定了第一基础,是后江省党委和革命运动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文化和新闻部于1991年1月25日将安南共产党后江党特别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1995年,芹苴市人民委员会与平水区人民共同在平水区建立了后江安南共产党特委纪念碑。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信息门户网站

芹苴 369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诗人潘文治之墓

诗人潘文治的历史墓位于芹苴市Phong Dien区Phong Dien镇Nhon Loc 1村。 这里是爱国诗人潘文治学士的安息之地,他是一位儒家学者,一生以诗歌为武器,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被人们称为“诗人战士”。该墓地于1991年被认定为国家古迹。 此前,诗人的坟墓只是用简单的水泥建造的,坐落在一片绿色草坪的中央,有一个墓碑。 1990年,怀着人民的尊重,人们携手用抛光石修复了诗人潘文治墓,墓拾级而上,有精美的抛光石墓志铭,有栅栏,绿草如茵,诗意、美感,还有一点像诗人生前的笔勇和气质的锋芒。 到2005年,该遗址得到了更大规模的修复,面积达2060平方米。包括:纪念馆、展览馆、坟墓、书籍和石碑(记载有潘文治学士的名句)、荷花池、观赏植物、等候室……。 墓地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石碑,它是根据诗人笔下的书页的灵感而建造的。笔尖朝上,中间是他的名诗。纪念碑后面矗立着诗人潘文治的肖像雕像,雕像充满深情和真诚。 诗人潘文治于1830年出生于槟椥省琼忠郡清富东公社的一个崇尚道德、富有爱国传统的儒家家庭。他自幼以聪明着称,1849年20岁就在嘉定学堂香考试中获得学士学位。虽然他是儒生,却面临着剥削人民的政策阮朝的朝廷封锁,使国家走向衰弱,令他失望至极,没有入仕,而是退隐享教、吟诗作赋。在嘉定,他参与创立了团体“Bach Mai Thi Xa”。这里是文人雅士、宾客聚集吟诵诗词的地方。 1858年,法国殖民主义者向岘港开火,发动了侵华战争。此时,潘文治搬到新安平家村(今前江省),然后返回永隆开办学校,为穷人教学和采药。 1868年,潘文治回到芹苴省丰田县仁爱村定居,继续开办学校,教授并创作诗歌,批评官僚“永远追求民族荣耀”,同时赞扬了人民的士气。人民、爱国军人、学者。他的诗句每一行都烙印着充满爱国主义、对人民的热爱、对朋友和敌人的决然区分的灵魂。景帝年5月16日(阳历1910年6月22日),爱国诗人、学士潘文治在丰田仁爱村一栋简陋的茅草屋里安息,留下了他的一片纯洁的心。人民心中的遗憾。潘文治学士的安息地历代以来一直由当地人修复和保存。 目前,诗人潘文治古墓已成为游览、学习、传统活动、文化交流的场所。特别是每年阳历6月22日——潘文治学士逝世之际,地方当局和当地人民都会组织非常隆重的忌日仪式和文化艺术活动,以纪念他的逝世。一位诗人,一位士兵,为丰田区和芹苴市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纪念碑节。 资料来源:芹苴旅游信息门户网站

芹苴 3946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突出遗址